食品級低溫膜的制作是一個涉及多個步驟和細節(jié)的過程。以下是一種典型的食品級低溫膜的制作方法:
原料準備與混合:
按照配比稱取各原料,這些原料通常包括對苯二甲酸、乙二醇、1,4-環(huán)己烷二甲醇以及表層添加劑等。
將稱取好的原料進行充分混合,確保各組分均勻分布。
熔融塑化與擠出:
將混合均勻的物料加入到螺桿擠出機的加料口內。
利用螺桿擠出機對混合物料進行加熱熔融塑化,使其形成熔體。
熔體經過螺桿擠出機的擠出作用,形成連續(xù)的膜片。
過濾與冷卻:
熔體在擠出過程中會依次經過粗過濾器和精過濾器,以其中的雜質和顆粒。
過濾后的熔體通過另一螺桿擠出機擠出,并經過28℃左右的冷鼓冷卻,得到厚片。
鑄片與拉伸:
將冷卻后的厚片從冷鼓上剝離,并經過張力控制輥和測厚儀,得到厚度均勻的鑄片。
將鑄片置入縱向拉伸機進行縱向拉伸,拉伸溫度通常為130℃,縱向拉伸比一般為2倍。
拉伸后的薄膜進入橫向拉伸機,在橫向拉伸機入口處薄膜兩邊被鏈夾夾持,鏈夾拉薄膜向前運行,在拉伸區(qū)鏈夾寬度變寬,使薄膜進行橫向拉伸,橫向拉伸溫度通常為120℃,橫向拉伸比一般為4倍。
熱定型與冷卻:
拉伸后的薄膜經過定型輥進行縱向和橫向熱定型,以固定其形狀和尺寸。
定型后的薄膜進行冷卻處理,以進一步穩(wěn)定其性能。
靜電與電暈處理:
利用靜電裝置對冷卻后的薄膜進行靜電處理。
將靜電處理后的薄膜送入電暈裝置中進行電暈處理,電暈處理時間一般為30分鐘,電極與薄膜之間的間隙為0.4mm左右。電暈處理可以提高薄膜的表面張力,有利于后續(xù)的印刷、復合等加工操作。
收卷與時效處理:
利用收卷機(如雙工位回轉收卷機)將電暈處理后的薄膜收卷形成膜卷。
將膜卷放入時效處理架中進行時效處理,溫度保持在35℃左右,濕度在60%左右,處理時間一般為40小時。時效處理可以進一步穩(wěn)定薄膜的性能,提高其使用效果。
分切與包裝:
將處理好的膜卷進行分切處理,得到所需寬度的薄膜。
對分切后的薄膜進行包裝處理,即為成品食品級低溫膜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制作方法僅供參考,具體制作過程中可能因原料、設備、工藝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同時,食品級低溫膜的制作需要嚴格控制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質量和工藝參數,以確保終產品的質量和性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。